目录:

第三帝国国防军
第三帝国国防军
Anonim

国防军,(德国:“防御力量”)第三帝国的武装部队。国防军的三个主要分支是Heer(陆军),Luftwaffe(空军)和Kriegsmarine(海军)。

国防军的创建和结构

第一次世界大战后,《凡尔赛条约》废除了德国的征兵制度,将德国军队的规模缩减为100,000名志愿部队,大幅限制了德国的水面舰队,取缔了其潜艇舰队,并禁止建立德国空军。1933年,阿道夫·希特勒(Adolf Hitler)出任德国总理,他迅速采取行动撤回了这些限制。他开始在民用生产的幌子下发展德国军用航空,并与制造商合作扩大德国的军事能力。例如,克虏伯以拖拉机制造为幌子掩盖了其坦克计划。普雷斯去世后。保罗·冯·兴登堡(Paul von Hindenburg)于1934年8月2日合并了总统和总理府,希特勒成为德国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。热情的希特勒支持者德国战争部长维尔纳·冯·布隆伯格(Werner von Blomberg)改变了为德国军队服务的誓言。他们现在不再誓言捍卫德国宪法或祖国,而是发誓无条件地服从希特勒。

1935年3月16日,希特勒重新引入了征兵制度,有效地公开了他先前的秘密改建计划。德军规模将增至55万,魏玛共和国的帝国将更名为国防军。虽然国防军一词最常用于描述德国陆军,但实际上它适用于整个德国正规军。国防军上尉(OKW;国防军高级司令部)旨在对国防军的三个分支(海尔(陆军),空军(空军)和海军陆战队(海军))进行指挥和控制。它自己的高级命令。

Waffen-SS在技术上也服从于OKW,其中包括纳粹党的“政治士兵”。Waffen-SS的士兵除了担任希特勒的私人保镖,管理集中营并进行大屠杀最恐怖的暴行外,还与常规部队一起作为战斗部队作战。在实践中,武装党卫军最终向党卫军首领海因里希·希姆勒(Heinrich Himmler)做出了回应,其队伍从1933年的几百人激增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39个师。尽管俄克拉荷马州高官司令部嘲讽地将他们开除为希姆勒的“沥青兵”,但武装党卫军的士兵装备精良,士气高涨。1944年初,Waffen-SS占德国国防军的不足5%,但它却占德国装甲师的近四分之一,约占德国国防军装甲掷弹兵(机械化步兵)中的三分之一。

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国防军

国防军的运作

Heer迄今为止是国防军最大的分支,战争爆发后,德国空军和Kriegsmarine部队在战术上理论上服从于陆军司令部。但是,这并没有产生无缝的联合武器方法,因为俄克拉荷马州国防军从未发挥真正的联合参谋部作用。当确实进行跨部门合作时,通常是当地指挥官组建了期限有限的特设工作队的结果。

命令冲突

Kriegsmarine和德国空军的负责人也使协调变得复杂,他们不希望看到其分支机构的重要性降低。希特勒本人对海上力量几乎没有兴趣,海军总司令埃里希·雷德少将经常就战略事务与福勒发生冲突。除了由Raeder计划和监督的入侵丹麦和挪威以外,战争期间的德国海军行动主要包括对盟军运输的潜艇袭击。德国水面舰队的舰艇,从改装后的护卫舰到夏恩霍斯特号和格涅瑟瑙号等巡洋舰,再到“口袋战舰”格拉夫·斯皮,都被主要归功于商业袭击,以支持U艇战役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德国仅部署了两艘现代战列舰:the斯麦号于1941年5月下海,几天之内就沉没了;提尔皮茨号则只限于挪威水域,直到1944年11月12日英国兰开斯特轰炸机最终将其击沉。

希特勒与Raeder(1943年1月被迫辞职)关系紧张,自德国纳粹党成立以来,德国空军领导人赫尔曼·戈林一直是希特勒最热心的支持者之一。因此,戈林将在第三帝国内部拥有几乎无与伦比的影响力,并且他将对德国的空中力量进行几乎完全的控制。由于戈林公开不喜欢Raeder,因此不允许Kriegsmarine发展严重的海军航空能力。帝国唯一的航空母舰齐柏林飞艇(Graf Zeppelin)尽管已接近完工,但从未投入使用,它对战争的唯一贡献是作为浮动木材仓库。

1940年,希特勒(Hitler)将戈林(Göring)的头衔授予“帝国元帅”(Reichsmarschall des Grossdeutschen Reiches)(“帝国元帅”),使国防军的指挥链进一步复杂化。德国空军从技术上回答了俄克拉荷马州的问题,但戈林现在的排名超过了俄克拉荷马州的首席元帅威廉·基特尔。由于德国空军未能在不列颠之战和闪电战中将英国从战争中淘汰,戈林的声誉确实受到了削弱,但是直到希特勒,直到战争结束,他的权威都没有受到挑战。